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主站

电子校报

采访手记 坚守
文字:中国教育报记者 李伦娥   
加入时间:[2017-09-27]   阅读次数:[]

 

  这个稿子记者犹豫了好久,因为文中的文人公是院长,如今是党委书记。采写这样的官员,无论是相关要求还是记者的采写倾向,都不是最佳选择。
  但是这次破例。
  因为他的坚守。对理想的坚守,对学问的坚守,对工作单位的坚守!
  尤其是对工作单位的坚守,深深地打动了我。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唐代大诗人王勃的诗句,让衡阳小有名气;刘沛林读书工作了一辈子的衡阳师专,作为全国最早的“八大师专”之一,也曾经名气不小。但毕竟是内地的二三线城市,毕竟也才“升本”十来年,比起北上广,比起“985”和“211”,差距还不是一点点。作为知名学者,作为国内人居环境研究、村落研究数得着的专家,刘沛林一待就是34年,不易。
  他有无数次机会离开。
  1994年北大硕士毕业,当时的德国沃尔沃集团(北京)想开发房地产,看到刘沛林带去的《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一书清样,立马录用,职位是总裁助理,工作地广州,薪水是原来的10倍以上。“票都买好了。”刘沛林说,可回家几天,在学校转转,又舍不得了。2002年上海师范大学城市旅游学院引进人才,人家给他补贴上百万的购房款,为说动他,当时的杨校长大早上骑着自行车过来陪他吃早餐;后来,暨南大学、深圳大学也多次力邀;就在记者采访前后,广东、浙江等地的大学还在继续“拉拢”,给的条件都相当优厚,其中广东某大学开的条件是:120万年薪,300万元安家费。“说是团队整体打包带过去,怎么可能?学校申硕梦没实现,哪儿也不想去!”刘沛林很激动,他说,全国唯一的“传统村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在学校,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在学校——为这个项目,他不知跑了多少路,有时甚至在专家楼下苦苦守候。“方向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团队实力是最强的。”可是因为学校地位问题,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求人,都是高攀。申报协同创新中心时,邀请某名校参与,人家根本“不瞭起”(湖南方言,“不答理”之意),因为人家不相信偏居小城的衡阳师范学院能做协同中心的牵头单位。可真正一走近,人家才发现其非凡实力。“真有些意外。”中科院遥感研究所的郭华东院士很感叹,主动提出将他担任主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在衡阳师范学院设立一个分中心——全球才3个分中心——请刘沛林任分中心主任。
  “之所以坚守在衡阳师范学院不走,不仅仅是做学问,不仅仅是纯粹的学术,更多的是责任,团队引领的责任,学校发展的责任。”也许,这就是刘沛林和同事们坚守的力量源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