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师范学院欢迎您!

教育教学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2025教22)关于组织开展衡阳师范学院首批微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编辑:教务处   加入时间:[2025-03-18]   阅读次数:[]

各学院:

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加快推进新师范、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经研究,学校决定开展首批微专业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是指现有本科专业目录以外,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二、申报限额

原则上每个学院限报1个,鼓励跨学院、校企联合申报。学校首批拟立项建设3-5个微专业。

三、申报主题

微专业设置应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定位,微专业主题设计应满足“新师范”、“新文科”或“新工科”的建设要求:

新师范:聚焦基础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或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文科:适应新技术变化和时代发展需求,用新文科理念改造提升传统文科专业,加强文科间、文科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新工科:聚焦湖南 4×4”产业体系和衡阳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培育新兴工科专业,突出学校学科或专业品牌优势和特色。

四、申报条件

(一)依托的专业优势突出,“四新”内涵特色鲜明;

(二)微专业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高,有较强的教学管理经验;

(三)师资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所在领域的行业专家;

(四)微专业须有完备的培养方案、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管理文件与制度。

(五)微专业学制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每个微专业原则上设置58核心课程,每门课程原则上为2~3学分,总学分控制在15学分左右

(六)开设学院能从政策、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支持微专业建设,明确负责微专业教学运行的管理人员,确保质量保障体系完善。

五、工作程序

1.各学院根据通知要求进行申报,填写《衡阳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申报书》(附件2),研制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招生简章等。经教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论证通过后报送教务处。

2.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后,公布微专业拟建设名单。

3.微专业开设学院确定招收对象、修读学期和学生遴选办法,报教务处审定后向学生公布。各开设学院负责宣传、选拔等。原则上30人(含)以上方可开班。

六、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从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微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以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开展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确保微专业建设方案切实可行。

2.微专业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现有课程体系保持连贯性,重复率不得20%,既确保知识体系一定的连贯性,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前沿性、创新性

3.微专业的运行的关键在于教师团队的建设。鼓励跨学院、跨专业合作以及校企联合申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确保微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稳定性,并提升微专业建设水平。

4.学校为每个获批立项并开班的微专业拨付2万元启动建设建设经费。微专业课程教学工作量按《衡阳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执行。

七、材料提交

2025年422日(周)前,各学院将《衡阳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申报书》(一式三份)、《衡阳师范学院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式一份)、1-2门课程教学大纲(一式一份)、《衡阳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一式一份)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电子文档发送至邮箱hynujyk@163.com。


附件:

1.衡阳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

2.衡阳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

3.衡阳师范学院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4.衡阳师范学院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衡阳师范学院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2025年318


Baidu
map